旅游新聞 |
|
 |
|
旅游資訊 |
|
 |
云棲竹徑 |
http://www.51bfq.cn | 發布日期:2012/5/10 13:29:39 | 來自: |
云棲竹徑位于西湖之西南,錢塘江北岸,五云山云棲塢里。由于地理環境的特殊,五云山上的五彩祥云,常飛集塢中棲留,并經久不散,稱“云棲”。此地距杭州區約20公里,遠離市井,山深林神秘密,竹林滿坡,修篁繞徑,素以竹景的“綠、清、涼、靜”四勝而著稱于世。云棲寺舊址現為杭州市總工會工人休養院。
詩云: 五云山上五云祥,云棲塢里云棲晾,
云棲竹徑生天雨,天雨淅瀝落云棲。
云棲,人稱湖山第一岙區,素以深山古寺,竹徑磬聲稱勝。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及四十六年,康熙皇帝四到云棲,賦詩題額,并賜一株大竹名為“皇竹”,浙江地方官為此建“御書亭”、“皇竹亭”以記盛事。相隔43年后,乾隆皇帝南巡至杭,又六到云棲,原寺院壁間留有乾隆題詩刻石及明代董其昌書寫的《金剛經》碑石。云棲竹林茂密,古樹眾多,周圍有回耀峰、寶刀隴、青龍泉、圣義泉、金液泉、壁觀峰,合稱“云棲六景”。清末以后,云棲竹林屢遭破壞,不復舊觀。抗日戰爭杭州淪陷期間,竹林更遭濫伐,幾近滅絕。1950年后,在杭州市園林部門護理下,竹林逐步復壯,整修寺宇,開辟茶室。1960年,云棲等部分殿屋改建為杭州市總工會休養所;寺前兩幢樓閣,整修為“沖云樓”、 “舒篁閣”,通往五云山的石級前新建“兜云亭”。
1983年,全面整修由三聚亭至休養所的路面,拆去原云棲放生所緊貼竹徑的舊建筑,共改線路200米,路面寬度加闊為2.8米,并按當年“御道”規格,用石板鋪面,中間為米色平整石板,兩側用小方塊石彈砌,彈石中間鑲嵌混凝土仿青磚“路筋”,再用青灰色花崗石作路緣石,箍緊彈石,防止啃邊。其余按原有路線整修。適當擴大入口處路面,建三楹石牌坊一座,額枋上刻“云棲”二字。沿竹徑兩旁的“洗心”、“回龍”、“雙碑”(即御碑亭)、“遇雨”4座古亭與鉞斧池,均整修一新。1985年9月,黑底白字的“云棲竹徑”景碑,豎立于碑亭中央。

|
【打印此頁】 【返回上級】 【關閉此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