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發布《201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福建一共有5個城市上榜,其中泉州位列第47位(全省排名第二),廈門排名第26位,福州排名第58位,寧德排名第71位,三明排名第90位。
評選
“幸福感”來自多項指標
今年進入該排行榜前十強的城市為:青島、杭州、惠州、成都、長春、南京、哈爾濱、煙臺、蘇州、重慶。
據了解,該研究會年度研究評價“城市幸福感”的主要特征是:市民普遍感到城市宜居宜業,地域文化獨特、空間舒適美麗、生活品質良好,生態環境優化,社會文明安全,社會福利及保障水準較高等,而“中國幸福感城市評價指標體系”由包括滿足感指數、生活品質指數、生態環境指數、社會文明指數、經濟福利指數在內的5項一級指標和21項二級指標構成。其中,“投資環境”、“婚姻滿意度”等指標是市民最為關心的問題。
據悉,此次評選共有100個入榜城市,其中福建占5個,泉州并非第一次上榜,2011年泉州也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位列前50名。
解讀
城市名片透析泉州上榜理由
《好命生在這》,這是目前在微博上瘋傳的一首網絡歌曲,講述的“主場”就是泉州,其充滿家鄉自豪感的歌詞讓人印象深刻。那么,泉州人的“幸福感”來自何方?其實,對照此次評選中“城市幸福感”的主要特征和評選指標,你會發現泉州的幾張“城市名片”就很能說明問題:
城市宜居宜業。泉州曾獲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今年還剛剛斬獲“2012年中國十佳宜商城市”,是中國著名的品牌之都、創新之城。
地域文化獨特。泉州是全國著名僑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也是閩南文化的代表城市。
空間舒適美麗,生活品質良好,生態環境優化。泉州是國際花園城市,也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更有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國魅力城市、中國水環境治理優秀范例城市等一大堆傲人頭銜。
社會文明安全,社會福利及保障水準較高。泉州是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獲獎城市、全國十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
調查
為何泉州“最具幸福感”
榜單出來后,從網友回帖和記者采訪中,我們可以發現包括市民、網友、專家等社會各界人士,對泉州入選“最具幸福感城市”多數表示實至名歸。
供職于市區某機關單位的顏小姐說:“我看到榜單上不少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的幸福感均排在90位之后,泉州雖然在綜合實力上跟這些一線城市還有差距,但有自己的‘小幸!。”
顏小姐表示,一線城市的生活成本及生存環境中的競爭壓力相比泉州來說要高得多,導致生活幸福感降低,引發部分人“逃離”壓力。中國城市發展研究會近幾年來發布的“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中,北京、上海、廣州等一線城市排名遙遙領先,但在“最具幸福感城市排名”中的成績卻顯得有點“寒磣”。
泉州“最具幸福感”不僅本地人,外來員工也有較高程度的認同。
在《2012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發布前,今年4月24日,中國人民大學心理學系聯合工眾網發布《中國農民工“生存感受”2012年度報告》,泉州榮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在晉江陳埭一家鞋廠打工的小韓表示,泉州讓他有家的溫馨感:“在一座城市,有了自己的房子,也就算真正安了家!苯鼛啄陙,泉州市將保障性住房的申購條件向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敞開大門。去年泉州市政府作出《關于加強企業用工服務的承諾》,承諾共17條,保障來泉務工人員的教育、住房、戶籍、用工獎勵、就業培訓、養老保險關系等問題。另外,今年泉州試行將農民工納入住房公積金范疇,醞釀在全市實施流動人口居住證制度等措施也深得人心。
華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肖北嬰副教授在針對城市“幸福感”問題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幸福感”是對生活主觀方面的感受,是切身體會。泉州上榜與近些年來政府部門出臺農民工子女教育、待遇、身份等相關政策有關,也與社會各界和企業的共同努力有關。作為中小城市的泉州更有優勢,生活上讓人覺得方便、舒適、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