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新聞 |
|
 |
|
旅游資訊 |
|
 |
遇險事故頻發(fā):中國戶外探險管理亟待加強 |
http://www.51bfq.cn | 發(fā)布日期:2012/5/19 14:21:28 | 來自: |
新華網(wǎng)西藏林芝5月17日電(記者謝充城梁書斌王軍)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休閑方式的轉(zhuǎn)變,中國戶外探險活動發(fā)展十分迅速,人們不再滿足于平常的旅游觀光,徒步、漂流、探險等戶外運動成為他們最新選擇。參與人數(shù)越來越多,探險活動形式也越來越多樣。
有些“驢友”甚至專門挑選一些高難度線路和項目以顯示其“冒險精神”。但是,一些戶外探險愛好者完全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愛好,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怎么探險就怎么探險,戶外探險在給他們帶來享受的同時,遇險事故頻頻發(fā)生。
在中國日益增多的戶外探險遇險事件中,“驢友”魏峰成為最新的被救者之一。
15日,腳部受重傷的探險者魏峰和背夫次成被救援隊員用擔架抬出雅魯藏布大峽谷,當?shù)卣畾v時12天、耗資數(shù)十萬元的“絕地大營救”終于告一段落。
排龍是位于雅魯藏布大峽谷邊緣的小村莊。這個小村莊是進入大峽谷的一個主要入口,從村里出發(fā),步行幾分鐘,走過一座搖搖晃晃的吊鎖橋,就可以進入大峽谷。
這個僅有10余戶人家的小村莊,路邊開設了多家“驢友”客棧,這些客棧要依靠每日來來往往的“驢友”生存。
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上海拔最高,也是最深、最長的峽谷,被譽為“人類最后的秘境”,這里冰川、雪山絕壁、陡坡彼此交錯,每年都吸引著眾多徒步探險者。
魏峰和孫會濤就是這些人中的一員。他們千里迢迢從河南趕到米林縣的派鎮(zhèn)(大峽谷的另一個入口),在當?shù)毓蛡?名背夫,4月19日私自進入大峽谷核心區(qū)域。
途中,幾人在西興拉山口遭遇雪崩,2名背夫當場死亡,魏峰和另一名背夫身受重傷。在留下一人照顧傷員后,孫會濤和另一名背夫走了5天5夜,向米林縣求救。
5月15日,魏峰等3名被困人員被救援隊員們肩扛手托,在懸崖峭壁、高山深谷之間解救出來。15日13時許,魏峰被抬著走過排龍村的吊索橋,這里正是他們原穿越計劃的終點。記者看到,魏峰已極度虛弱,臉色慘白,牙關緊扣,表情十分痛苦。
在排龍,3輛救護車已經(jīng)等待多時,魏峰被救出后,立即被送往林芝地區(qū)的醫(yī)院救治。16日,魏峰接受了腳踝手術(shù),恢復期需要40天。“我見過了傷口,知道里面兩個骨頭撐住了,剩下的都是鏤空的,肉沒了,肌腱都沒了,慢慢長吧,先消炎吧。”魏峰說。
此次探險的代價是沉重的。兩個鮮活生命流逝,動用百余人、耗資數(shù)十萬元……
就近期而言,在短短半年時間內(nèi)就發(fā)生了多起“驢友”遇險求援事件。去年11月,9名攀登四川四姑娘山的“驢友”與外界失去聯(lián)系13天,相關部門先后出動上千名搜救隊員組織尋找;今年1月16日,4名“驢友”在寧夏賀蘭山自然保護區(qū)深處迷路;3月25日,又有10名“驢友”被困甘肅馬牙雪山;4月29日,6名“驢友”在重慶南川后河遭遇洪水失蹤……“探險”“被困”“救援”幾乎成為每個旅游旺季過后輿論熱議的焦點。
中國戶外探險發(fā)展勢頭迅猛,但與之相應的機構(gòu)、管理和救援等措施卻沒有跟上。“快速發(fā)展的戶外探險亟須系緊"安全帶"。”西藏戶外協(xié)會的一名負責人說。
在中國,違規(guī)進入自然保護區(qū)的處罰力度很弱,難以對探險的人員構(gòu)成威懾。批評教育、罰款500元到5000元,是《國家自然保護區(qū)管理條例》中的規(guī)定。這樣的處罰,還常常因為種種原因無法執(zhí)行到位。除罰款和批評教育之外,違規(guī)戶外探險者極少承擔由其帶來的后果。
專家建議,為減少日益增多的戶外探險活動的損失,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加強對戶外探險行業(yè)的引導、規(guī)范,盡快建立探險行業(yè)安全保障標準,對探險活動的組織者實行資質(zhì)認定和準入制,組建專業(yè)的救援隊。
|
【打印此頁】 【返回上級】 【關閉此頁】 |
|
|
|